韦庄:当时年少春衫薄

每到初春,总会想起韦庄那句“当时年少春衫薄”。

”是种“常情”。乍暖还寒,其实还没到能更换春衣的时节,但少年人早就按捺不住,性子又急躁,早早把制好的俊俏衫子拿出来,也不顾春寒侵骨,一大早就穿着骑马出门了。

此处的“”亦是路人观者心里的感受。还穿着棉袄棉裤的路人们看着一身春衫的少年,心里替他发冷、打寒噤,但又暗暗羡慕:天呀,还是年轻人身体好、火力壮,像咱这上点岁数的,可真不敢这么穿……

少年自然知道人们都在看他,风嗖嗖地打过来,薄衫在身上飘拂抖索,贴肤确也有些凉意,但更有一种我为天下先的洋洋自得,头颅扬得格外高。

那些中年的过来人都露出宽宏理解的微笑,他们当年也是早早穿上薄衫、招摇过市的少年。

这样骑马到了相熟的妓院,更故意不急进去,还在桥上就勒住马,炫耀似的打唿哨,满楼姑娘都过来看,凑趣地格格笑,大叫韦官人,略带夸张地挥手,衣袖飘扬。

人们都望着他。

这一刻他觉得世间了无烦恼,自己是世上最惬意最倜傥的人物。

对少年来说,这一刻的风流得意、春日的风、女人的珠翠与红袖,会永久记在心中。

暮年的韦庄到了初春,老病侵袭,重裘裹身,再不敢贸然把薄衣服穿出来。也许他取出薄衫,几次想换又几次放下了,这个年纪中了风寒可不得了,还是谨慎点儿吧,唉,想我十几二十岁那时,哪会考虑什么天气冷不冷……


“薄”字,是独属于少年人的心境、性格和傲慢。还有一点幼稚轻浮。但那种轻浮是乳牙,是雏鸟的一身绒毛。

——“青春自身可以是一种德性,如杨柳发新枝时自然不染埃尘。”


老去的韦端己在词中回到那一年,立在路边,与行人一起凝视少年的自己,投去钦羡又感慨的、苦涩的微笑。


春衫就得要别人未穿我先穿,才有趣,才带劲。

李商隐《春游》“庾郎最年少,芳草妒春袍”,其实“妒”的不是芳草,也是旁观的人们,以及不再年轻、不能扛住寒风提早显摆春袍的自己。




今早,我顶着寒风硬是穿了一条七分铅笔裤走在大街上,忽然就想到“春衫薄”。

不由得一笑。

这一瞬,与一千年前的韦端己心意相通。

09 Mar 2016
 
评论(19)
 
热度(288)
  1.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
© 纳兰妙殊 | Powered by LOFT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