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S.》:无与伦比的在场感

《S.》作者J. J. Abrams&Doug Dorst。众口喧传之神书,内容不赘述,。亚马逊把这本书送来后的五个小时,非常漫长。因为跟薛君说好,要等他晚上回家一起拆封。于是我把它放在电脑旁边,像弼马温看着蟠桃一样抓耳挠腮地过了五个小时……


曾经犹豫要不要等简中版,或者买繁体版,后来看了该书简中版策划编辑的对比,决定还是收原版。

开封大典~(我猜每个买了这本书的人,都会在开封之际拍照留念吧)

《希修斯之船》封面:连珠纹纸(不是布面,横竖的纹路呈连珠状),书名、作者名、船身处烫黑并打凹(或还有其他工艺)。【这是上面策划编辑的贴里科普到的

内文实际以四色印刷,底色都是做上去的。各页纹路不尽相同,底纹有咖啡渍、霉斑、各种斑点等,共有60多种底纹。




字迹一共八种:铅印,蓝,橙,绿,紫,红,黑,铅笔。不得不说,手写体真是太太太难认了。

书里夹有23个附件:电报、复印件、信件、明信片、照片、卡片、报纸、餐巾纸、双层罗盘。用纸几乎没有重样儿的。

以下是附件们的代表。明信片上还有咖啡渍,印戳和墨微微晕开的效果极度逼真。这一页书页上还有揉皱痕迹。印刷工艺我能理解,但是这个揉皱效果是怎样用印刷机实现的?

贺卡中又夹着剪报

最著名的一件:画着地图的餐巾纸。


据说是解谜最重要一环:罗盘。双层,中间用铆钉固定,可旋转。


封三这各种颜色、深深浅浅的借书章太亲切了。

我没有把所有附件拿出来合照,因为家里没那么大地方,一件件按照原页码放回去也很费劲。借一张那位编辑的图→

而且拿起来嗅一嗅,整本书都有独特的香气,不是普通油墨味,正是那种在图书馆铁架子上隐匿多年的老书才有的味道。

我和小薛就像神经病一样,把书顶着鼻子往里吸气,你传给我嗅两口,我再传给你嗅两口。不断说:“天哪,真香啊……真像啊。”

“玩”这本书的感觉,就像看它的作者之一JJ的视效片一样。

读书边各种颜色的批注、箭头、手绘,犹如真的置身于珍与艾瑞克借助旧书笔谈的现场。无与伦比的印工令这种真实感和在场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,手轻轻触摸上去,两臂泛起一层粟粒。

迷离倘恍,疑幻疑真。

去年跟三个朋友聚会喝酒,座中是杂志编辑、出版社编辑和两个写书的。大家祝酒时笑道:为咱们这个夕阳产业干杯!……纸媒,纸书,无疑是夕阳产业。有些朋友已经表示现在看书全在kindle上读,纸质杂志书籍早就不买了。

作为坚信“纸书不死,只是渐渐凋零”的拥趸,有时也会自问:纸书最大的优势魅力何在?埃柯的观点是:纸书的魅力在于它会衰老,会折旧,会在流传过程中沾染上种种莫测的痕迹。这就让无生命的东西有了生命,好比说“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”。

《S.》这本痕迹斑斑、“自来旧”的尤物,大概就是证明纸书永远无法取代的最好论证——它甚至走得有点太远了,略近矫枉过正。

如果卡尔维诺《如果在冬夜,一个旅人》和纳博科夫《微暗的火》参与进卓越的印工会怎样?即使没有印工锦上添花,以上两者仍是杰作。但《S.》去掉印工以及新颖阅读方式带来的光芒,只能说是个好故事。

见有些读者在评论里说:本书最可惜的地方在于,这本虚构的大作《希修斯之船》并不像故事世界中所说的那样精妙、伟大、经典。

因为还没读完《S.》,我没有发言权,不过猜测那感觉大致类似看陈妍希版小龙女,或英剧《梅林传奇》中的王后桂妮薇,即在该“语境”中绝代无双,有口皆碑,但对稍具鉴赏力的局外观者来说,无法认同。

此际想起《红楼梦》中的诗,明眼人都会发现那些被拍案叫绝的海棠诗、菊花诗水平其实很一般,不过也不影响历代读者认同林黛玉诗才了得。

木心有妙论:《红楼梦》中的诗如水草,放在水中好看,拿出来,就不好看了。

不管怎么说,这种迷人的玩法总是提供了文本呈现与接受的更多可能性。我猜很多作者编辑看到《S.》都会暗忖:有生之年,要是写/做出这么一本书,真也算不白在这行当呆了一回啊。

另一个几乎所有《S.》的读者评论里都会提到的愿望是,作者大人JJ什么时候会把它拍成电影?反正他干那个更顺手……

06 Jul 2015
 
评论(6)
 
热度(122)
  1.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
© 纳兰妙殊 | Powered by LOFTER